2022年,县慈善协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慈善协会的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广泛募集善款善物,帮扶救助困难群体,务实创建慈善幸福家园、便民桥等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三宜”石泉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22年被省慈善协会评为“网上募集先进单位”;被市慈善协会评为“慈善工作先进单位”。
一、加强慈善宣传,营造慈善氛围
县慈善协会高度重视慈善宣传工作,订阅了《善天下》100份,发放到全县各部门各镇和每个慈善协会会员,并在《善天下》、《慈善公益报》、安康慈善报等刊物发表慈善新闻稿20余篇,省、市、县慈善协会网站发表慈善稿件79篇,市、县电视台发表慈善新闻稿件15篇,组织开展“中华慈善日”和“陕西慈善周”慈善文化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5场次,不断充实更新“石泉慈善网”内容,县慈善网站点击率已达万余人(次),多形式宣传《慈善法》和陕西省《实施办法》及我县的慈善工作,为我县慈善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争取募集慈善资金、倾力助推乡村振兴
县慈善协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系列讲话精神,凝心聚力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一)积极争取和广泛募集慈善资金,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慈善组织作用。2022年我们通过广泛组织动员和积极争取上级慈善协会支持,共募集慈善款物744.87万元(其中:县内募集善款483.84万元,省、市慈善协会支持项目资金236.25万元,物资折价24.78万元),创建幸福家园,助力乡村振兴。一是认真组织动员和实施网上募集项目。根据安康市民政局、安康市乡村振兴局、安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安康市工商业联合会、安康市慈善协会《关于在全市开展“乡村振兴一日捐”(乡村振兴·陕西专场)活动的通知》要求,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由县民政局、县乡村振兴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工商业联合会、县慈善协会共同组织开展了“乡村振兴一日捐”(乡村振兴·陕西专场)活动,在活动中各级各部门认真组织、广泛动员,活动月期间共收到全县党政部门事企业单位干部职工、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款462.51万元,其中:线上(乡村振兴·陕西专场)石泉县“建设幸福家园”、石泉县“关爱退役军人”项目网上募集资金(含配捐)共计407.88万元;线下募集资金54.63万元,为创建慈善幸福家园,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积极争取和认真实施好省、市慈善协会支持项目。2022年争取省、市、县慈善协会及县政府配套安排我县慈善项目资金205万元,其中:“慈安便民桥”项目资金105万元,县政府配套资金50万元在全县11个镇15个村修建“慈安便民桥”15座。同时,我们还争取河海大学联合茅以升基金会共同捐资50万元为池河镇明星村五组新建慈安桥一座,改善了边远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促进了产业发展。三是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组织募集防疫物、资,支援防控工作。2022年初我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县慈善协会还及时发出疫情防控募捐倡议,募集防疫资金21.33万元,用于我县防疫物资采购,争取捐赠防疫药品及物资17.98万元,支援我县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从慈善协会募集的资金中拿出12.788万元,购买防疫物资捐给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和疫情较为严重的镇,起到了雪里送炭的作用。
(二)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着力创建慈善幸福家园。根据中华慈善总会《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实施方案》和省民政厅《关于开展慈善示范社区(村)创建活动的通知》、陕西省民政厅办公室《关于推动实施慈善“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的通知》精神及省、市慈善协会创建要求,经县民政局、县慈善协会共同研究,联合印发了石泉县《创建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全年计划创建村社示范慈善幸福家园20个,将城关镇杨柳社区作为慈善幸福家园创建示范社区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在全县推开,现已建成慈善幸福家园19个,我县慈善幸福家园创建工作得到了省、市慈善协会的充分肯定。2022年5月11日全市慈善幸福家园工程观摩推进会在我县召开,受到了省、市慈善协会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广泛赞誉,被省慈善协会领导总结为陕南模式。城关镇杨柳社区在全省召开的“慈善幸福家园工程”观摩推进会上进行了创建工作经验介绍,会上中华慈善总会、陕西省慈善协会授予中共石泉县城关镇党委、城关镇人民政府“支持推动慈善幸福家园创建的党委政府”;石泉县城关镇杨柳社区、石泉县城关镇老城社区授予“慈善幸福家园示范村社”。争取省、市慈善协会幸福家园激励金11.5万元,通过省、市慈善协会检查验收对19个验收合格的村社(区)慈善幸福家园进行奖补。
三、关爱困难群体,为民济困解难
扶贫济困、助人为乐是慈善组织应有的担当,一年来我县慈善协会始终坚持“安老抚孤、济贫解困”的慈善宗旨,秉承“雪中送炭,为民济困解难”的慈善理念,积极争取和募集社会资金及物资折价23.05万元,其中:争取西安赛格集团捐赠中小学生困难助学金7.35万元,帮扶50名困难学生;争取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石泉县金康园置业有限公司向我县边远山区凤阳小学捐赠价值2.2万元办公学习用品,改善了学校办公和学生的学习条件;争取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困难助学金4万元,资助20名家庭困难大学生;争取陕西乐家电视购物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河马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捐赠羊毛被300床、围巾100条价值4.6万元,帮护温暖了困难群众;争取退役军人关爱基金4.9万元,对7名困难退役军人进行了救助;从慈善协会募集的资金中拿出10.3万元对34名大病患者进行了救助;从募集的县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中拿出3.45万元对28名特困退役军人及困难退役军人家属进行了慰问,让困难群众得到慈善关爱。
四、坚持开展慰问活动,持续做好日常关爱
注重日常关爱,让慈善光芒处处绽放。坚持开展重要节日慰问活动,每年春节、“六一”儿童节、“九九”老年节都要组织志愿者开展对困难家庭、困难学生、困难老人的慰问活动,2022年春节,根据省、市慈善协会安排,县慈善协会对160户困难家庭进行了慰问(慰问品价值3.2万元);六一”儿童节对130名困难学生进行了慰问(慰问品价值1.58万元);“九九”老年节对185名困难老人进行了慰问(慰问金共计3.7万元);为了让社区老人们得到“老有所乐,老有所获”的精神慰藉,进一步加强北街社区老年大学班子建设,指导老师充实调整,老年大学的教学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受到社会的好评;同时我们还组织爱e石泉、石泉县义工联等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了助学、助医、义务为60岁以上老人照相、理发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慈善光芒处处绽放。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投身慈善事业
县慈善协会工作人员4名(均为共产党员),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弘扬慈善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为民解困为己任,推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自2018年6月成立特设型党支部以来,党支部认真落实各项慈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两个作用”,严格按照慈善协会章程、议事规则办事,坚持项目实施、困难救助等重要事项上会研究,确保了慈善工作落实的规范性、合法性、公平性。
2023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全县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好石泉”作出贡献。
一、加强慈善宣传,营造慈善氛围
要把《慈善法》和陕西省《实施办法》的宣传普及作为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主动对接主流媒体,持续办好“石泉慈善网站”,打造多形式、全方位的慈善公益宣传平台,广泛宣传慈善公益事业,营造浓厚的社会慈善公益氛围。
二、广泛募集慈善资金,打牢慈善保障基础
加强与上级慈善组织、省内外社会团体、规模企业的沟通与联系,积极争取慈善项目,广泛募集慈善资金;持续做好“9.5”慈善一日捐和“9.9”腾讯公益网上项目,为慈善事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三、认真实施慈善项目,倾力助推乡村振兴
切实抓好慈安便民桥建设,解决边远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持续抓好慈善幸福家园建设,在巩固提升已建成的慈善幸福家园基础上,本着成熟一个村(社区),建设一个慈善幸福家园;巩固提升已建成的慈善老年大学、关爱儿童之家;坚持开展好“三大节日”慰问活动,让更多的困难群体得到慈善关爱。
四、充分发挥救助功能,关爱社会困难群体
切实践行安老、扶孤、扶弱、济困宗旨,积极争取和募集善款善物,认真做好困难群众大病救助、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发挥慈善组织“雪中送炭”作用。
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务实推进慈善事业
要充分发挥慈善协会特设党支部的作用,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慈善理论、不断提升协会人员的理论素养,不断增强创新发展慈善事业的责任感;积极培育,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务实有效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好石泉”作出贡献。
石泉县慈善协会
2023年1月21日